生物课堂学设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09-02-15   点击量:8402
字号:
来源:

由高新一中学校申报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韩志军)已经被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为“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     课题(课题编号:2007BL00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概述如下:
一、研究背景
教学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具有技术特性的教育科学,是以教育心理学、现代课程论、教学论、系统理论、学习理论、脑科学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已逐步成熟;90年代以来,“第二代设计理论”开始崛起,目前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已形成了丰富和系统的成果,但这些成果鲜有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面。
而我们在贯彻新课标精神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如 :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教育教学观念陈旧。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问答”的现象。把自主变成自流,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有活动没体验;探究教学活动耗费的时间较多,加入学生探究实验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不能完成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探究活动讲究让学生提出问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讲,能够交好地抓住问题的实质,但对多数学生而言,往往是答非所问,甚至是越扯越远,使得教师在对教学的组织上存在着一些困难;如何解决探究式学习与应试训练的矛盾等。
针对这些问题,深入开展生物教学设计研究,对于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减少和克服生物教学活动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标
1、探索中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三维目标教育的有效途径;
2、三维目标的关系及其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学习的状况;
4、课程目标与教学方针的关系;
5、教材使用与教育资源生成关系;
6、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相互促进问题;
7、积累有价值、可推广的经验,为新课程的顺利推进提供支持;
三、课题研究内容
1、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应用性理论研究。
收集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关理论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涵义、特点、理念、思路、内容、一般过程、与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2、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操作方法研究
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对现有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形成若干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及操作方法。指导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并在课堂设计实践中不断验证、调整、丰富和发展。
3、生物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收集和积累典型的教学活动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探索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的方式方法。形成可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参考的系列化的案例,进而形成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手册。
4、在研究高中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高中阶段是人生记忆的最佳时期。在此阶段,学生能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较长远的识记任务,能撇开具体事物,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逻辑思维,能按照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检验假设的完整过程去解决思维课题。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些,使授课生活化、知识生活化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张扬青春个性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特点与创新
(一)提出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
课堂教学
(系统)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目标编制
教什么、
学什么
教学结构分析
教法与学法设计
教学手段分析
怎样教、
怎样学
形成性评价设计
形成性评价设计
教得怎样、
学得怎样
 (二)提出课堂教学设计的七大理念
1、在教学目标上,重视体现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知识、能力、品格目标的统一。
2、在师生角色上,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
3、在课堂交往方式上,重视人际关系对学习的影响,强调师生和生生的多边互动。
4、在发展能力上,强调形成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5、在教学程序上,强调关注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
6、在教学结构上,注意多种学习方式统合,强调合作、竞争和个体化行为兼容并存。
7、在教学评价上,强调目标参照评价。
(三)提出教学设计的三条基本策略
1、生成性教学策略
2、替代性教学策略
3、指导性教学策略
(四)提出教学过程的四条基本规律
1、学生特殊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相统一的过程。
2、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过程。
3、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4、知识、技能、方法、品格内化和外显的统一过程。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参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研究等方式,对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知识模块构建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全面审视教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设计。在教学实践层面上,把生物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运作,课程与教学的新观念通过教师的整体构想和系统设计来体现,新课程理念通过“教学设计”而形成一条明晰的思路,这样就能把步骤安排,策略选择,方法组合,媒体运用纳入一个便于把握的框架,形成一个体现一定教育思想观念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从而革新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我校的生物教学质量,并以此推动我校教育科研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
六、研究的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即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模型建构,系统分析,案例研究和教学现场研究,经验总结等多种方法,不断实践、探索,不断调整完善,不断总结加工的方式。并以课改实践为中心,努力使本课题研究更贴近教学实践和教师,使研究成果具体化及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方法如下:
1、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进行监控与研究。
3、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的评议、交流、研讨,探索实施三维目标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形成成果。
七、课题的组织
将课题成员分为三个小组:
理论组:主要人员有韩志军、万欢、刘蕾承担制定研究方案、结题报告的工作。
信息资料组:主要人员有陈盼莹、杨斌、韦兰新负责收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料。
实验组:韩志军、万欢、刘蕾、陈盼莹、杨斌、闫锋、杨春印完成课堂教学实录
八、研究的初步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7 年 9  月- 2007年 12  月)准备与启动阶段
本阶段的研究任务是:
1.课题组成员查阅收集资料,学习相关理论,更新观念,打好基础
2.设计与讨论课题实施方案,明确研究步骤,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组织研究队伍并进行培训;
4.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听取相关专家意见与建议,对课题实施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调整。
第二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 11月)实践研究阶段
本阶段的研究任务是:
1.定期活动,研讨交流,问卷调查,了解实情
2.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现场指导。
3.个人总结实践经验进行交流研讨。                                           
4.集体分析案例,总结提高
第三阶段(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实验总结阶段。
形成下列研究的最终成果:
收集优秀典型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形成学科《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案例集》,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并制定出可行的推广计划。
钉钉高效办公
中国知网
视频在线
档案工作
图书资源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