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小思
发布时间:2009-02-07   点击量:6953
字号:
来源:
我们通常会将老师比作蜡烛、园丁、灯塔、引路人。然而,我愈来愈觉得老师更应该像一个主持人。因为,我们周围的世界早已精彩得一塌糊涂,一张嘴,一支粉笔,一个讲桌,一堂课,这种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学生能够接触知识,了解信息的渠道太多了。除了借助老师以外,还有图书馆、互联网、电影电视。书报杂志……,不一而足,举不胜举。这样,老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积,他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而且在有一部分人看来,尤其糟糕的是,有些信息与知识,学生知道了,涉猎了,老师却未必知道。
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爆炸的时代,老师又怎能安于现状,停止不前呢?故步自封,或是拒绝接受新理念,将会被淘汰,那么,怎样才能与时俱进呢?
我觉得重在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首先,要求平等意识,服务意识。不能总是摆出权威的架子,严肃的面孔训人,要求学生必须如何如何;不能总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言必称“给我做好”。注意用词,言语中透露除一个人的心态与理念。学生为自己学习,老师只是为他们服务,引导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他加油,为他喝彩。有人不习惯于“服务”一词,似乎一提老师为学生服务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这种意识里,本身就没有师生平等。骨子里就排斥与学生平等。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并未普及到他的意识里。其实,这个社会本身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嘛。你为我服务,我为他服务,他又为你服务。服务是多么和谐而高尚的字眼,多么美好而伟大的举动,为什么总有人不屑于此呢?可能还是骨子里不该有的傲气在作怪。我们的政府不是现在在提倡建设服务型政府吗?这是一脉相承的。将一个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变为人人平等的参与者,指引者,如此而已。
其次,重在转换角色。变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参与者,引导者。要用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将知识从学生脑子里引出来,而不是直接灌给他;要将他的灵感激发出来,而不是将他的灵感吓回去。要把一节课设计好,而不是讲好;设计重在学生的感受,重在设计能够激发灵感、引起思辨的问题,而不是照本宣科,重复课本的话。最终将自己变成一个睿智的主持人。可以以自己巧妙的引导引得所有人将自己最有价值的想法展示出来和大家分享,观众魏发言者喝彩,而不是为主持者喝彩,这就对了。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老师,应该将精力放在怎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想要表达自己的热情,和敢于表达想法的勇气。如果,一节课学生被激活了,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主持人”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在这学期的新课改中,我最为得意的尝试是,将有争议的问题引入课堂,老师只提供素材,摆事实,而由学生来讲道理,辩真理。
例如,在讲《太平天国》一节时,我引用了大量关于洪秀全个人以及太平天国本身的历史资料,让学生来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学生立即分成了正方、反方,个个侃侃而谈,很有辩才,让我大开眼界。再如,讲到《甲午中日战争》一节时,必然会提到一个人物—李鸿章。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是“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忧国忧民的宰相?”学生们很感兴趣,并且展开热烈的讨论,而且打破了我原有的思路。有一部分提出第三种看法:他既不是卖国贼,也不是忧国忧民的宰相。而且个个有史实有论点,有论据,思维独特,观点鲜明,很有个性风采,但又避免偏激。一时间,我觉得自己面对的似乎不再是中学生了。那么睿智,那么才思敏捷,又那么理性,我由不得为他们喝彩。
喝彩声中,我发现自己早已隐在台下,台上早已让位于这些“明星”。也只有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感的,而不是平日的一潭死水,千人一面。他们以他们的发言、口才展示了自己的思想、个性,而且锻炼了能力。学习也不再是被动的,痛苦的,沉闷的,死气沉沉的。而是主动探索,积极合作,快乐展示。老师与学生也可以平等交流。不仅仅老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向老师发问。所谓“互动”、“合作”,大概就是指这种情形吧。
之后,我一直在思索自己哪些课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而哪些课不大成功,学生没有反应,又回到死气沉沉的局面。我发现,要想使课堂活跃,切忌老师从头说到尾,让学生做个乖乖的听众,得让他们表达。而且,你的问题得引起他们的兴趣,又能启发思维。这也就是说,你得会引,会导,而且还不能多说,即使说,也要画龙点睛。这不就是一个睿智的主持人吗?
反思我自己这一学期所上的课,觉得思想还是不够开放,牢笼还是没有冲破,几次灵感昙花一现,很多因为考试压力又回到“死讲”的老路上。自觉惭愧。这篇感想即是自己的一点反思心得,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引以为戒。做个出色的“主持人”。
2008年3月
支艳莉
钉钉高效办公
中国知网
视频在线
档案工作
图书资源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