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推荐 | 张清楠同学邀您共读《陶庵梦忆》,一起走进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文辞优美、情感深挚的散文世界
发布时间:2025-03-27   点击量:94
字号:
来源:

1.jpg

3月27日,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中部2026届第七期读书推荐会如期举行,来自高二1班的张清楠同学以“陶庵同痴,丘墟漱雪”为题,向大家推荐了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陶庵梦忆》,分享了他阅读这本书的所感所悟。

2.jpg

张清楠同学首先对《陶庵梦忆》这本书的作者张岱做了简要的介绍:“灯火笙歌、书蠹诗魔的纨绔子弟,披发入山、瓶粟屡罄的前朝遗民,蝶庵岑寂、蘧榻于徐的超然哲人,共同构成了张岱丰富的人生底色,凝结成一本《陶庵梦忆》。他出身仕宦世家,曾祖父是隆庆五年的状元张元忭。少时锦衣玉食,浸淫诗书戏曲,游历山水园林,养成通脱放达的性情。明亡后,他亲历王朝倾覆、家道中落,避居四明山,以遗民自居,直至八十七岁去世。张岱在此书的序言中写到,‘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3.jpg

张清楠同学说,清人查慎行曾评价张岱的文字“奇字识无期,名山藏不尽”,而他认为,此书之“奇”主要在两处——文辞优美,情感深挚。清新雅致的文字是此书饱满生动的血肉,真挚的思情则是此书坚挺的骨骼,珠联璧合,方有如此千古佳作。随后,他分别从这两方面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第一处“奇”在于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周作人曾为重刊的《陶庵梦忆》作序,作为中国近代小品文的开山鼻祖,面对这部书却颇有“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足见这本书文字水平之高。张清楠认为,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丰富的生活经验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书中既有阳春白雪的文人雅趣,又有纸醉金迷的浪子生活,还有下里巴人的民间习俗,从“金山夜戏”到“鲁藩烟火”,从“报恩塔”到“日月湖”,张岱以他的笔触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明末江南市井风貌全图,包罗万象,蔚为大观;二是深厚的文学积累。张岱曾皇皇二十卷《夜航船》,分门别类记述了四千多条文学常识,可谓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他写文章便也是铺采摛文,汪洋恣肆,博观约取,下笔如神。譬如“南镇祈梦”一节中在十六岁时做的疏,二百字左右的文章便用到了十二个典故,其阅读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三是梦笔生花的才。书中多处体现了张岱的才华横溢,如“燕子矶”一节“石骨棱层,撑拒水面”,一个“骨”字写出怪石嶙峋之态,“撑拒水面”也展现出水石相搏的力量感,给人以强烈震悚。又如“金山竞渡”一节中写岸上的观者“蚁附蜂屯,蠢蠢欲动”,“蚁附蜂屯”两个比喻极其精炼,生动地表现了人潮汹涌的场景。

第二处“奇”在于其中饱含深情。虽然张岱只是在书中讲了些回忆点滴、生活琐事,其中的情感却分外浓烈,恰似一潭静水之下汹涌的暗潮。如其中“斗鸡社”一节,写其早年于龙山下设斗鸡社,日夜与好友各自“调兵遣将”一决高低,作者在此节末尾平静地写到,“一日,余阅稗史,有言唐玄宗以酉年酉月生,好斗鸡而亡其国,余亦酉年酉月生,遂止。”作者停止斗鸡当然不是为了稗官野史里虚无缥缈的休祲吉凶,一片心思全在当时国运衰颓、大厦将倾。不知道数十年后写下此节时,张岱是否有一语成谶之感,乃至心头忽动,伏案一哭?又如“宁了”一节,张岱在此节中写祖父母饲养的珍奇鸟类,着重写了一只名叫“宁了”的鸟,它学人说话惟妙惟肖,甚至于嬉笑怒骂尽可模仿。这本是一篇极富生活情趣的回忆,作者却在结尾写到,“‘宁了’疑即‘秦吉了’”。“秦吉了”何许物也?即是今天所说的鹩哥,与八哥相类似。张岱在《夜航船》一书中写到这样一个故事,有夷人以数万钱买秦吉了,吉了却学人说到“我汉禽不入胡地”而惊死。想必到此大家便明了了作者的用意,张岱落笔时,一定想到了“吾主在北不可面南而死”的审正南,想到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想到了千年前首阳山上的夷齐与当时浙东一代无数的抗清义士。还有“湖心亭看雪”一节,张岱在末尾写到“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样的对话明显答非所问,初读甚至使人感到莫名其妙。不过仔细想来其中确有深意,金陵是朱元璋的“龙兴之地”,亦是南明弘光政权的都城,更是江南文化乃至汉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对明朝遗民而言自然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由是观之,大抵是想起当日的交谈中“是金陵人”的话让激起了作者的故国之思,相公之“痴”,亦当不仅仅是孤舟赏雪的闲情逸致,更有一种深沉的黍离麦秀之思。诸如此类文字,不胜枚举。

 4.jpg

张清楠同学还说,今天的我们当然不可能对这样的情绪有所共鸣,很难理解作者看似轻松的笔触背后沉重的意蕴。或许在有些人眼里,张岱犹如祥林嫂一般絮絮叨叨,写天下一切风物都能联系到一己私情,然后在文字中藏一些长吁短叹甚至涕泗交流。正是如辛稼轩所写“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真正巨大的沉痛不是喧嚣的而是无言的,不是恣肆的而是静默的,不是哭天抢地、泪落如雨,而是长歌当哭,在平静的文字中潜藏。张岱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如祥林嫂一般,生活只余一句“得是梦便好”。

张清楠同学认为,此书最奇之处不止于此,这本书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小品,是张岱个人情真意切、字字泣血的回忆录,更是一位斗鸡走马的纨绔子弟自我救赎的里程碑。湖心亭的雨奇晴好、月白风清之外,是“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明清易代,中国历史少了一位浪子,而多了一位“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的文人。烟花落幕的长夜里,铜驼荆棘的冷清中,张岱得以反思“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张清楠同学感慨到,是历史以江山易主为张岱脱去了豪华奢靡的长袍,披上了浸染文墨的长衫。一本《陶庵梦忆》是明清易代的历史罅隙里生出的一枝新柳,是风云激荡的历史长河翻涌着的永恒的涛声,这本书之奇,或许只是“字字看来皆是血”“赋到沧桑句便工”。此次读书分享会上,张清楠同学还和现场的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互动,高新第一中学高中部2026届全体同学参加了分享会。



钉钉高效办公
中国知网
视频在线
档案工作
图书资源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