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此乃华夏文明——记余隋怀先生的一次讲座
发布时间:2020-10-09   点击量:4312
字号:
来源:

我想,听余隋怀教授的讲座,是一场身与心的修行。

厚重的钟声在大厅回荡,仿佛带着撼动山河的力量。跟随着余教授,我们开启了一段跨越千年的旅行。“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大秦帝国的启迪”“以人为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盛唐气象”“中国美色”六个主题,让同学们沉浸在文化的浩瀚海洋,深感“此生无悔入华夏!”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爆发,中华民族到了危难的关头。那时武汉城物资紧张,口罩、防护服都是稀缺物品。余教授说,他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简短的八个字,本是秦国将士征战天下时,秦始皇对他们的誓言。用在此时,最合适不过。与子同袍意味着生死与共,无论多少困苦,中华儿女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并肩走过最冷的寒冬。而这,就是文化带给我们的底气与力量。

余教授说:唐,是最时尚的古代,它的开放与包容达到了一个巅峰。在余教授的讲述中,我仿佛看到了上朝的官员提着灯笼,灯火构成一片星河;我仿佛坐在胡姬酒肆,看李白北斗酌美酒,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我仿佛身处三月三的芙蓉园,看曲江多丽人。跟着余教授,我们走上一百五十五米宽的朱雀街,一同行走的有慢束罗裙的北方佳人,绝世而独立,有书生意气的少年郎,陌上人如玉。街道旁是热闹的店铺,人声鼎沸。气势恢宏的长安城,正可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余教授精彩动人的讲座已经给出了答案。在这个年代,每个人都需要坚守一份初心,才不会迷失在繁华的森林。而积淀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正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培养自己体味幸福的素质;另一方面是将华夏文明代代相承,脉脉相传。现在的中国,正大步走向远方,但需要一群人停下来回头看,去探寻中华文化的情思,让历史的长河泛起新的彩色的涟漪。

余教授的讲座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知识,更令我们每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飞速发展。GDP一路前进高升,但文化建设发展的极为缓慢。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家园却如被掏空一般的空虚。人们过着圣诞节,却忘记了在中秋赏一轮明月。这无疑是令人痛心的。五千年中华文化,不应该,也万不能在二十一世纪被遗忘、消磨。近些年,政府愈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波一波的国潮兴起,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广受欢迎,各大博物院也变得接地气儿起来,纷纷和时尚品牌合作、联名。一片欣欣向荣背后,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怎样让青年人了解文创产品背后的历史底蕴,而不只是跟风购买;又应该怎样让国潮走上世界舞台,向其他国家输出中华文化的优越感。中华文化的复兴之路定是漫长曲折的,但我们坚信,中国的发展必然不可阻挡,所有的困难都将被一一破除。

就像余教授在讲座结束时说的那样:“历史的风尘远去了,留给我们的却是无数的感动。中华文明曾拥有非常辉煌的时代,我们正在复兴,我们也必将达到新的峰顶。”是的,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执牛耳者,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文明奇迹。而吾辈青年应当领命,担负起时代与历史的重任,守正创新,唤醒中国古代的能量,给世界送去一场东方文化的饕餮盛宴。

如同汉代织锦上绣的那样,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愿未来五星连空之时,我华夏文化的光芒照亮整个苍穹!

高一(1)班 刘香漪


新闻链接:

10月8日下午,西安高新一中多功能厅,高一年级师生享受了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精神盛宴。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国家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余隋怀教授《从文物看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的文化讲座,给高新师生带来了空前的文化启蒙和精神享受,为高新学子的学习成长注入了不可多得的文化养料。西安高新一中“名校+”教育联合体成员校师生通过在线的方式,观看了此次文化讲座。


钉钉高效办公
中国知网
视频在线
档案工作
图书资源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