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子城,西安高新一中2019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目前在元培学院政经哲方向学习,在大神云集的燕园中努力探索自己的道路。
野径春风马蹄香
还记得四年前刚刚走进高新一中的我偶然经过几个学长的宿舍,没有听到喧嚣,反倒是一阵儿格外轻柔的“沙沙”落笔声,这声音萦绕耳畔,仿佛春蚕食叶。当时的我只是对这声音着迷,还未曾设想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自己会在这个园子中学到一生都受用的学问。
真正的学问是“学以成人”的学问。我们的老师称呼我们最多的方式是“孩子”,这个词寓意着一份将所有学生抚养成人的责任。“孩子”应该成为怎样的“人”,这是高新一中的老师们思考最多的。曾经一位我非常喜爱的老师说过:高中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们养成作为一个人的品质与责任,当这个目标达成了,高考也是水到渠成的事。的确如此,当迈过“高考”这道坎后,现在想来,母校留给我的最深刻的烙印就是肯下苦功的品质。
经验丰富的老师们总喜欢提及往年那些最肯下功夫的“孩子们”,于是那些学长学姐们就成了我们最崇拜的对象。他们有的为了整理复习写出“十米长卷”的知识点,有的每天晨跑时还吟诵着诗词,有的在长途列车准备竞赛令乘客们叹为观止,还有的年关将至藏住乡情独自在学问的海洋里探索……这些口耳相传的名字早已铭记在高新一中筚路蓝缕的历史中,也将会继续感染无数来此求学的“孩子”。
在这一方面,也使我想起了在高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在高二的时候,我的成绩刚有起色,就不禁飘飘然了,将手机偷偷带进了学校(大家不要学我哦)。终于在高三晚自习的时候,我被值班的老师发现了。当时我面红耳赤,但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我有正当的“理由”:要查资料。可是老师们却并不认为这是小事,要我认认真真反思。玩手机看似是小事,但是这种事情能够反映出来一个人真实的浮躁的心性:高三的资料大可以去问经验丰富的老师,而不是任由自己在网络的花花世界中流连忘返。在高三最重要的是踏实肯学,紧跟着作为摆渡人的老师们,让他们带着我们渡过“高考”这条大河。“下苦功”并不是表面上的勤勤恳恳,而人对于自己的反思也并不简单是反思自己的行为,而是要挖掘到自己内心最为幽微隐秘的地方反思自己的心性。
除此之外,“下苦功”的“苦”字,不仅仅意味着时间的熬炼,更重要的是苦思冥想、咬住不放的劲头。我最惊喜的是,在略显枯燥的高中三年,我们并没有被试卷的海洋打磨成无趣的“刷题机器”。我们尽力探索有限的中学知识中那些关乎“学问”精髓的事物。每一科的任课老师都告诫我们,要用最不求功利的态度学习。肯动脑筋的人才能站在比考试更高的层面上俯视而一览无余。于是,颇有些死板的作文题目也能屡屡被同学们翻出新意,但这些都并非刷题的经验得来,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仔细吟出的字字珠玑。历史老师鼓励我们回到课本的字字句句重新审视历史的脉络,政治老师也建议我们在毛泽东的著作中领略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如果把在这里求学的孩子们比作树苗,这些潜移默化的熏陶无疑使得小树的根系刺透“高中”的土壤,而向更深处“大学”的土层里伸去,汲取更加丰富的营养。
兼容并包,这是高新一中独有的一种精神劲儿。这种精神不仅感染了我,某种意义上还影响了我的选择。我们的理科同学中,有竞赛屡屡获奖、还有一手好文笔的“大佬”,这些人往往都是全年级钦佩的对象。为了高考,我们被迫贴上了“文科生”“理科生”的标签,但是我们自身作为活生生的人却并不分出文理。有哪个文科生学到牛顿三大定律不喜欢那个“在沙滩上拾贝壳的孩子”呢?又有哪个理科生读到启蒙运动的人性呐喊时不慷慨激昂呢?高新一中从来不在文理之间扎一道篱笆,埋头于定量计算的理科生也要抬头看看新闻,揣摩人心的度量;苦心说理演绎的文科生也要学学统计学,用一份数据说一份话。在学科高度细分的今天,能站在高处把握人类理性的枝枝蔓蔓,越来越难,高新一中这种鼓励通识与学科交融的态度,不仅仅是对完善人格的呵护,也是对人类智慧的敬畏。
在高新一中的三年,林林总总,一言以蔽之就是“自律带来的自由”。也许同学们都喜欢援引启蒙思想家们“人生而自由”为自己青春时的叛逆行为辩护,但是康德会告诉你,任由自己的天性只会导向粗野的自然,而真正能使人超拔世俗、获得精神上的纯然自由状态必然通过时时刻刻对自己的规范与约束。而这些道理,在我上大学之前,高新一中就已经教育我了。
希望大家能够在高新一中沐浴着春风策马奔驰,在这条芳草野径中欣赏马蹄上沾染的芬芳。这芬芳是什么?是一寸寸进步的欢喜,是多元碰撞、并肩成长的友情……度过这三年,相信你也会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