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研学致真 高新一中高中部2021届优秀研究性学习课题揭晓
发布时间:2020-01-10   点击量:8148
字号:
来源:

    916日,西安高新一中高中部表彰奖励了2021届优秀研究性学习课题。校领导为《探究温度对水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拴马桩 拴住身边的历史,探寻脚下的城市》《手摇发电机模型的改进与研究》《天人合一  中国南北建筑研究》《关于小升初教育公平性》等五个优秀课题获奖者颁奖。


 研究性学习作为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它是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完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块内容之一。一年来,2021届师生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支撑自己的研究,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和信息,结出累累硕果。

    水果能不能加热吃?

 西安高新一中2021届成睿江、寿宇腾、李昊翔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不同人群对于食用水果有着不同的习惯,比如青少年喜欢在冰镇的条件下食用水果,而中老年人更喜欢将水果蔬菜加热后食用。

那么温度改变对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有没有影响呢?他们就《探究温度对水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课题进行了研究。 

寿宇腾、成睿江、李昊翔同学以温度为自变量,本小组针对不同温度对橘子、苹果、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的总体思路是将橘子、苹果、西红柿三种水果,放在温度分别为0℃、常温(25-28)45 ℃、60℃、80℃条件下,分别用碘量法、紫外线分光光度法,观察实验计算数据得出结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西红柿,人们将其加热食用是完全符合科学道理的,不影响维生素C的含量。对于橘子等水果,人们应将其放置于冷藏室中贮存;食用时可选择将其放入温水中微热后食用。另外,李昊翔、寿宇腾、成睿江同学在实验中深刻体会到避免维生素C被氧化的重要性。因为维生素C有强还原性,因而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所以,人们在食用水果时应当立即食用,若将水果果肉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则会使维生素C被氧化,大幅降低了水果营养价值。

    一根拴马的桩子,却大有来头

    拴马桩是石刻艺术的活化石,反映出中国写意雕塑在世界雕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被近代学者称为“地上的兵马俑”。除了起拴马的作用,更多的被赋予了吉庆的寓意,它的价值与意义也就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许多写意雕塑的形象拥有了符号般的意义。这些拴马桩代表着当时的人们有着极强的艺术创造力,也代表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西安高新一中2021届闫梓瑜、刘宇轩、高羽翯、张欣悦、杨安妮同学调查了解后,发现身边许多人并不了解拴马桩。于是他们借此研究性学习的机会,他们通过文献查找、实物研究对拴马桩进行了探究,不仅能让自己对拴马桩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想将这一传承千年、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的石刻艺术介绍给大家。

同学们表示,这次研究性学习,让自己意识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通过对关中民俗博物院的实地考察,亲眼领略了拴马桩的风采,将自己对拴马桩最真实的体悟添加到课题研究当中。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实践考察的这种学习方法,也使自己受益匪浅。

    自制手摇发电机模型

 在旅途中手机没电了怎么办?如何获取清洁能源?电动车的研发有何现实意义?西安高新一中2021届涂可、董馨怡、张子航、陈昕亮、张轩臻、程子钰同学选定《手摇发电机模型的改进与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该小组的同学从生活实际与社会热点出发,探索了电能转换的原理机制。他们通过收集资料、设计图纸、购买材料、组装模型、测量电压电流,最终,成功组装了发电机模型,掌握了有关发电原理的知识。在这样的共同探索中,同学们共同感受到了电学的魅力,了解到了电学发展的突飞猛进,电在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也激起了组员们对电更多的好奇,更大的兴趣,感受到动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乐趣。组员们表现出的领导力、团结精神和探索的快乐也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

    你知道南北方建筑的差异吗?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被惯性推得快速甚至踉跄的脚步让我们意识到,认真地慢下来是多么可贵。西安高新一中2021届胡玉洁、杨云舒、李明嘉、郝楚瑜、侯棋、刘嘉勇同学选定《天人合一  中国南北建筑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江南私家园林优雅别致,那一扇扇造型奇特、各具神韵的槛窗无一不浸透着设计制造者的奇思妙想,漫步园林、栏杆铺地,与周围的景致相映成趣,洞门、漏窗与亭台轩榭相得益彰,北方宫廷园林大气恢弘、肃穆清冷、叠山理水,以博大宏阔见长,更有不少意境情趣,建筑富丽更不失皇家气派,从颜色中便可窥得一斑。

   总体而言,皇家风格的景观色彩营造通常使用大范围的深色作为基底。使用色彩明度和纯度相对较高的颜色,打破这种平淡的色彩布局。同时突出所要表现的景观内容。

   而江南的私家园林,在造园的过程中,营造的是舒朗、雅致、天然的艺术境界。以绿色色彩的纯度与亮度的变化,打破这一色调的单独组合。应该是造园过程中色彩的常用搭配形式,而漏窗这一景观构筑物则是对于光影变化的灵活运用的体现。

   瓦当,宫廷园林地界拘紧,多以静观为主,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是,在建筑物上接续抱厦、走廊,以提供驻足之地,在安排建筑时,注意前后左右景致的安排,以便形成借景,使之成为观赏的意向所在。文字类瓦当滴水是数量较多,别具一格的种类,根据其内存和使用范围,一般分为宫殿类、官署类、寺庙类、古语类、记事类等。适用范围最广泛的是吉语类瓦当滴水,其文字内容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迎福纳祥,康乐富贵的意识和崇尚心理。不仅可以直接表达一种需要和渴望。文字本身也是很好的装饰形式。几何纹是秦汉瓦当滴水中运用的最为普遍的装饰形式。主要有云纹、方格纹、网纹、菱形纹、三角纹、锯齿纹、回纹、水涡纹、蛇纹、点纹等。在形式上几何纹组合感强,具有一定的美学艺术,而且作为内容的符号,具有较强的说明性。

   古典园林,特别是江南的古典园林的核心是情趣,尤其是自然情趣。一切布置都考虑人与自然情感交流,而通过园林领悟自然之美,自然协调,因此他们把喜爱的身边植物设计成美丽的图案,在园林的花窗、漏窗、门楼、地铺、脊饰等上,配上了丰富的自然形象,增添了活跃的气氛。漏窗是在墙上,人的视线能畅通的适当的位置锁开着窗,一般以人的视线高度为主。约为1.11.3米高度。园林中的漏窗形式多样,位置灵活多变,或在走廊的旁侧,或在近端和在院墙的转角处,处处因景而异,不拘一格。漏窗的出现则打破了大片实墙的沉闷感,创造的园墙通透,秀逸的氛围,使人的视线随着漏窗而不断移动,移步换景,产生动态的意境。园林中的漏窗的图案形式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自然和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审美艺术观的集中体现。历史上中国人民一直向往和追求和平、宁静、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理念在园林中无处不在,简洁明确地表达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槛窗(木作类)是指窗扇上下有转轴,可以向里或向外自由开关的窗子。在江南古典园林中,槛窗安装在槛墙上,槛墙,通常使用木板作成的板壁。在研究性学习中,同学们研究古代的建筑,探访名居,以此窥得前人的那份淡定与从容,精致的园林,体现的是精致生活的能力,是对个体生命温情的关照:天人合一的观念,也让同学们懂得,静对自我,尊生齐物是多么静默而坚定的力量。通过研究中国古典建筑,让同学们的心灵在繁忙中栖息。

    聚焦“小升初”:如何确保升学公平

  《关于小升初教育公平性》是由西安高新一中2021届齐力凝、冀思宇、王楠楠、申润琪、朱丽平同学紧扣择校热以及小升初升学制度改革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调查中,同学们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还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对包括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全国各地的小升初制度进行了资料收集。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同学们第一次体验了如何做课题、做调查问卷、写论文等等知识,并且克服了种种困难,做出了一份有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提出参考平时成绩(期中期末或区统测成绩);规范素质教育报告册评定标准,落实每学期末的评定,以作为重要的升学参考指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走后门”等破坏公平性行为发生;公办学校体系制度改革,调动公办学校教师积极性;大力培养优秀教育人才,填补师资力量短缺等建议。

   经过调查研究,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政府一个政策的调整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产生着怎样巨大的影响。切身感受到了每个中国公民拥有的对于社会事务管理的种种权利和义务,身上的社会责任感大大增强。

 

钉钉高效办公
中国知网
视频在线
档案工作
图书资源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