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西安高新一中南校区多功能厅,高一年级和国际课程班近七百师生,饕餮了一场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文化盛宴。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国家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余隋怀教授《从文物看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的文化讲座,给高新师生带来了空前的文化启蒙和精神享受,为高新学子的学习成长注入了不可多得的文化养料。
历史的模样是什么?这个极难说清的问题,一经余隋怀教授的娓娓讲述,不再是冰冷文物,残损的痕迹,久远的猜想,陌生的互视,而是变得有血有肉,生动起来,温润起来,清晰起来。提醒着我们的过往,指向着我们的未来。让师生在声色绵延的穿越中,在历代文物的诉说里,仰视祖先智慧的巅峰,领略到历史绚烂的续接。
余隋怀教授精心整理古代流传至今的各种乐曲,作为讲座的背景唤醒元素。他说“从古到今,音乐的教化涤荡作用无可比拟”。这些音乐或雅韵悠然,或诗意芃芃,或汪洋恣肆,或金戈铁马。引领着师生穿越在历史的长廊,走入《诗经》世界,体验先民们淳朴自性的大美人文;行走春秋战国,感受士子们责任担当的先觉先行;审视大秦帝国,重温一代雄主革故鼎新的情怀;跨越盛唐,再现文治武功,海纳百川的恢弘。一路走来,在场的多少师生被我们的祖先和他们的功业感动的热泪盈眶。余隋怀教授始终在给师生传递着一个滚烫的愿景:让我们在感受历史的过程中自信起来,唯此为往圣继绝学才有可能。
只感喟不行,只固守也不行。文物只有活起来,才会有文化自信,文化只有创新了才会有文明延续。余隋怀教授在讲座中核心强调的是“文化的创新”。作为国家工业设计的顶级人物,余隋怀教授用大量生动而现实的工艺考古事例提醒我们,祖先的智慧是值得景仰的,祖先因势利导的创造性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出土的春秋时期的汤匙,具有切,插,舀等多种功能,这种两千前就存在的餐具,至今在饮食餐具的设计方面影响巨大;秦代的箭簇,三棱子弹流线型,一旦射出,飞行平稳,穿透力强,这就是现代空气动力学的实际应用;云梦睡虎地秦简——《田律》,就是祖先们对生态科学的实际关注和法律尊敬,其科学的认知,让现代人都为之汗颜。
一件件的文物诉说,一段段的考古分析,让我们明白了祖先智慧的前瞻和深邃,也明白了这些古代的造物思想和生活智慧里,有多少我们奉为圭臬的科技元素,有多少值得我们继承的创新精神。余隋怀教授这种立足历史,透视文物,追溯先祖,放眼发展的学者眼界和胸襟,触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怎样才能做到创新,怎样才能从历史的尘封中发掘新生的文明元素呢?余教授说“我们每个人对历史都必须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畏”。在诸多相关的讲述中,有两件事例让师生们慨叹不已。一是日本学者在瞻视吴道子画卷时,震撼至极,竟跪地恸哭不已。余教授说日本学者告诉他,吴道子的画在艺术成就上“让他们产生灵魂上的膜拜”。二是本来是唐乐器的精品——尺八,现在只存于日本。那是日本的遣唐使学习带回去的。而我们现在要学习“尺八”,需东渡才行。这些不同语境下的事例无一不在告诉我们,让世界折服的中华文化,有时竟然基于种种理由,而被忽视,被漠视,甚至被破坏。
师生们与余隋怀教授进行问答互动
在接下来四十多分钟的现场对话中,余隋怀教授高度赞扬高新学子身上丰沛昂扬的时代精神和敏感担当的忧患意识。针对学生的提问,余教授一再强调只有对历史的尊重,才能有对文化的继承,进而完成对文明创新。只有精神的无限接近,聆听文化的心语,感觉历史的心跳,感知文物的温度,才能对历史有持之以恒的敬畏和深入细致的发掘,如此才能继往有法,开来有望。
四个多小时的文化讲座,整个多功能厅座无虚席,人无倦色。四个多小时的文化盛宴,中华文化愈久弥新的文化能量,中国历史充满生机的文明张力,激发了在场所有师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而余隋怀教授那种任重道远却行之弥笃的文明播火者的情怀,和博览广识深入浅出的学者涵养,更是赢得全场师生发自内心的掌声的致敬。
青春思享
因为刻骨 所以铭心
西安高新一中2022届12班 姚美桦
今天我们有幸听到了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设计系余隋怀教授《从文物看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的报告,历揽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的传承与发展。
余教授从中国汉字的起源甲骨文讲到秦朝的伟大之处,再到盛唐和丝绸之路。他的报告绝不是形式上的空谈文化,让观众饱饱眼福就行,而是让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传统文化,古人智慧的热爱与赞叹,并将这份热情付诸于实际行动,我们可以看到他很认真地做了PPT,每一张上的文物他都有研究,还别出心裁地为报告不同的内容配了专属的背景音乐,音乐也是中国古代乐器演奏的。我听着他动情的演讲,心想,若是每个博物馆里的解说员也都有他这样的对中国文明的热爱,那么我相信所有去参观的游客也都会像今天的我一样,从骨子里喷涌出浓于血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报告中有一段深深地打动了我,是一位50岁的中阮爱好者冯满天。他因对中阮的执爱而倾家荡产也要在古代中阮琴上自己创新,为了让更多年轻人领略到这个不被注意的中国乐器的魅力并传承下去,他登上了《出彩中国人》的舞台,弹奏了他创新改动后的中阮,评委们听了哽咽,说不出话。他自己更是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就那样看着他抱着中阮,身着汉服,不停地用袖子擦拭眼角溢出的热泪。我想,这得有多么深厚的爱才可以让一个人不顾一切地为之努力奋斗,大概是来自于骨子里的热血浇灌了心田吧。
余教授多次提出:“创新永远是时代的主题”。他激动地向我们展示了许多过去和现在的结晶,它们都是来自不同领域的一群创业者,回顾历史将古人的智慧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打造出的一款款真正意识上的“中国制造”。从小到一把梳子,一面手镜,大到一幢高楼,这其中种种,完完全全地向我们展示了几千年前中国的伟大,听着教授讲述着他们的成功,我想,又是什么让他们有着一份不灭的热情去创造,去着力于将中国灵魂推入世界视野。这是一份信仰,铭记在心。
在这个物质丰富,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没有注意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男或女,因为对祖国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执念,对中国文明的深情,而努力唤醒早已沉睡的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与文脉。他们追逐这世界的脚步,也不忘捡起历史长河两岸的贝壳,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文化苦旅——听《从文物看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报告有感
西安高新一中2022届13班 孙一丹
什么是文化?它是历史的旧迹,是沉甸甸的往事,是时代与时代的碰撞,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资本和内在力量。直到今天,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才更进一层。很让人难以想象,一个工科出身的教授,对中华文化有着如此深的理解,与其说是兴趣,是热爱,倒不如说是一种使命感,一种身为中国人的使命感。
播火者的情怀 大历史的薪传 工科博导与高新学子的风雅对唱
不长不短的时间,从由具象到抽象的半坡彩陶艺术,从简约,表意明确的甲骨文,从两首意境高远的诗歌,到大道至简的勺子,到精致的器物与富有创意的建筑,再到秦国的制度和丝绸之路,还有音乐,服饰,色彩,包罗万象,文化的广度一下子展现在所有人面前,立体、饱满、美丽。
文化最令人动容的不单单是广度还有深度。对于文化而言,它的深度是代代相承的坚守和层层创新的力量,透过它的种种富有魅力的体现,我们体味到它五千年漫漫征程和一代代薪火相传。广度是文化本身,深度是人与文化,是人对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冯满天,一位中国音乐人,他有一个独特的名字——“阮痴”。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不让中阮,这种富有中华特色的乐器失传,他在传承中阮的道路上跋涉了三十年。直到他登上舞台,这个人与文化的故事才走入大众视野。一个人,一把阮,三十年,是阮给他带来了至高的精神享受,是他让阮再次绽放异彩。
文化自信绝不只是一句口号,我们更应为之付出行动。记得那一对在敦煌修复壁画的夫妻,他们被壁画的美打动,决定留下修复褪色又残损的壁画。补壁画的颜料不能将就,造价昂贵,而一天的工作量更是令人难以想象,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和耐力,但他们没有放弃。当他们的事迹被人了解,壁画艺术文化又一次得到重视。我们不是没有文化,而是遗忘了文化,我们当今所缺失的,恰是一种对文化的守望和解释。
继承文化的路并不好走,但有无数人走在这条路上,有名为“阮痴”的冯满天,有病重中唱响一阕歌的老人,有千千万万保护文化的传人,有用现代技术展现美好古韵的创业者。他们有着极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我们无不欣喜地看到他们的成就,但当文化被曲解、被消费,当文化的阴暗面被无止境放大,我们该如何寻找平衡?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如何为开来而继往?如何不让文化仅是短暂的一瞬烟花?如何让它在这个快餐化的时代获得永恒?如何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爱上文化?如何逆转一味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现状?
这是一条苦旅,但我相信,行走着的中国人像冯满天,像那个老人,像今日做讲座的余隋怀教授,他们绝不会放弃,而我们也不会放弃。
为继往而开来
西安高新一中2022届15班 贺新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今天余隋怀教授为我们带来的倾情演讲,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学问!
中国人总是在强调一个事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曾几何时,我们领先于世界几千年,我们有着令欧洲先哲都敬佩的文化长河……但看看许多国内外的事实,当代中国人似乎是“没有文化”的。我们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邻邦——岛国日本,为什么可以毫不掩饰的称自己是“盛唐的后代”?那是因为日本很好地继承了唐代的礼仪和风俗文化:传统节日他们会穿古代服装;举中国上下无人知晓、无人会弹的五弦琵琶,日本保存完好……这些难道还不够令国人惭愧的吗?
余教授还提到了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大意是——能在历史与未来中从容穿梭的人,才真正具有创造力。让我们再来看看,一位广为人知的科学家——屠呦呦,她从中药里找到灵感,古方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终于在无数次实验中提取出了青蒿素!这不就是一种创造力吗?正是因为有这样智慧的创造,疟疾才能被治疗,全球千千万万的病患才能不再饱受疾病的折磨。可这提炼的过程仅是说说而已、翻翻古书便一蹴而就的吗?若屠呦呦没有考虑到中华医学文化,没有从古代书籍中寻求答案,那么不知道要多少年后才能发明出治疗疟疾的药物。
在讲座的最后问答环节,有一位同学站起来了,她热泪盈眶,眼神中是灿烂的光。她说,余教授讲的历史令大家耳目一新,对文化的传承又有了新的认识,她对当前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充分继承的事实感到无比痛心,不由得痛哭流涕,情难自已。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啊!我们大多数人面对这些,也仅仅是感到遗憾罢了,从未思考过怎样才能真正传承下去。
习总书记说,要做自信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我们要坚信:中华文化,足够让华夏儿女自信,足够在世界上熠熠生辉。
继往开来,为开来,而继往。
听余隋怀教授讲解
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有感
西安高新一中2022届15班 田雨馨
听一曲《忆江南》 殇殇之音响彻堂厅,忆一把旧岁月诗情绵长。于悠扬婉转的洞箫声中,周遭都静了下来,欣然聆听这“天上之曲”。曲罢,惟留一抹延余之音回荡在每个聆听者的心房——这场历时近7000年的文明之旅走到了现在。
今天,我们有幸能够听到余隋怀教授所带来的精彩报告。丰子恺先生曾言“人活一世,有三重境界:一是物质,二是精神,三是灵魂。”至于其“精神”与“灵魂”之重,而如今的人们往往追求物质的上升而丢失了精神与灵魂,亦或是因为对精神与灵魂的过度追求而缺失了物质上的美满。此二者,前者是时代的逐流者,后者便是固执的坚守者。我们时常听得抱怨之声,感慨自己不得不迫于时代选择物质化,或是拉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道理为自己作释,我们一直在追随“诗与远方”,孰不知真正的诗与远方看似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早在几千年前《诗经》便作出了详解,我们的祖先就能很好地从早期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中寻出静好。在听了余教授的讲解后,我对中华文明,超脱于课本,又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此话一出,便教人激动至无以言语。那是一块丝绸织品。然而五彩绚丽的外表并非其最迷人之处,其背后的制作工艺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你难以想象,这精致细腻的线条竟出自于机器,何等精密的机器才可以织出这般细腻的线条。而西方人千年后纺织业的兴起,也只是古人留下的东西。中国纺织,领先于欧洲近千年,怎不叫人骄傲。
还有一段诗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无人知。之所以忘不了,是因为它的出场方式之奇特。老人颤抖的音色完美演绎了这一首《长恨歌》。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绝美爱情又重现眼前,古韵古声,这首来自千年以前的音韵,奏出了大美,奏出了《一生一阕歌》!
悠长的历史注定要被传承,传承就需要我们去了解传统文化。可惜的是,如今已经很少有坚守文化的人了,传统继承人更是少之又少,紧张的现状,怎不使人忧心?站在朱雀大街上,聆听车流气鸣声,恍惚间有梦回大唐盛世,这段辉煌进取的历史,这个奋进创新的民族的伟大进程又怎不叫人热泪盈眶。中华民族一直在进步,反观现在倒不及古人了。
听了此讲座后,我相信每每提及中华文化,一曲《忆江南》必定回响于我耳中,伴随着洞箫哀音,经久不绝。
从文物看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
——名家大讲堂感想
西安高新一中2022届15班 李黄子
余隋怀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天宫一号等国家级工程总设计师。11月6日下午,余隋怀教授受邀高新一中南校区名家大讲堂,向我们作了《从文物看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的讲座。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场动人的演讲。高新一中学子,对余隋怀教授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先后承担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实在是因为他的“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深受欢迎。
多年来,余隋怀教授的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可谓是场场爆满,一座难求。我记得清清楚楚,寒风料峭略带小雨的初冬,大礼堂里坐满了高一学生,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高鼻梁宽下巴的人物,穿着得体的西装,步履稳健,精神抖擞,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余隋怀教授。
他走上讲台,打开PPT,眼光向下一扫,然后露出慈祥的微笑,用标准的普通话自我介绍。接下来是主题内容,他首先引用了丰子恺的一段名言:人活一世,有三重境界:一是物质,二是精神,三是灵魂。我们作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沐浴着汉唐风骚,徜徉在改革的大潮,更应该注重内心世界的正确塑造,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余隋怀教授的讲座分别从中国诗歌、中国建筑、中国音韵、中国汉字等方面展开,重点讲解了秦朝、汉朝、唐朝的统一、强大、盛世景象,感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深谋远虑。再看看我们今天的工业设计,用“土豪金”“玫瑰金”这样的话来命名颜色太没文化了,看看我们的古人是怎样形容颜色的:玄色、灯草灰、花青、竹月、胭脂、碧玉石……。他的讲座从不缺乏诙谐幽默的例子,又贴近生活、直击人心。偶尔不经意流露出的几句金句,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带给人思考回味。
教授博闻强记,演讲中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讲座中有一个视频,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在重病时坚持让外孙女录他唱的古调《长恨歌》视频,让孙女放在网上希望得到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学习并传唱下去。这段视频刚放上去,就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老人也在了却心愿后安详离世。余教授在现场认真地唱了一小段古调《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台下掌声雷鸣。
结尾时,大屏幕上出现一行字:
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曾经拥有非常辉煌的时代,我们正在复兴!必然会达到新的顶峰!
他以此句作为结束语激励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奋发前行!
当一位工科教授从全新的视角,用科学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剖析、展现在我们面前时,那尘封在故纸堆中的历史一下子鲜活起来,与当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
守望传统文化的绚烂
西安高新一中2022届16班 黄琬婷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词,道尽了中国古时对外的华丽形象。
驼铃声声,经过多道精致工艺制成的茶叶,印着中华图腾的色彩,素色的陶器,如水一般轻柔云一般梦幻的丝绸,随着西北茫茫的黄沙,东海翻涌的巨浪 ,将中国的名片传到世界各地。这,是我华夏古国。
陶埙漫响,结合了艺术与稳定结构的三足罐,让中国菜从此有了涓嫩口感的陶甑,隐藏着对称与曲线美的涡纹瓶,当后人看到它们时,无不为之惊叹。这,是我华夏古国。秦俑肃立。开创出“客卿制度”的博大与宽容,兵器制作“责任制”的工匠精神,《云梦睡虎地秦简——田律》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个个充满智慧与法治观念的制度令人为他们折服。这,是我华夏古国。
盛世风华。番邦蛮夷皆俯首称臣,文人墨客皆吟哦诵咏,客商使者往来如织,这里是当时最大的都市,全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每家仓库里都“稻米流脂粟米白”。这,是我华夏古国。但当我们的文化走出国门,被邻国争相学习,而我们自己却逐渐丢掉它时,中华文化开始面临危机了。每次给西方国家展示中国艺术而被当作日本艺术,每次看到中国工艺品被日本珍藏并誉为国宝时,每次欣赏唐朝建筑要远赴日本时,每个中华儿女都会有说不出的痛心吧!所幸,还有那么一批人:哈佛毕业的建筑学博士,为了传承中华文化放弃了本专业的学习,创办了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公司,50岁的中阮狂热爱好者,为了使中阮重新焕发活力,他倾家荡产,用大半生的光阴制作中阮,最终使中阮具备了表现中西方不同音乐的能力;生命垂危的老爷爷,在弥留之际,用尽他生命最后的力气,唱出悠扬绵长的《长恨歌》……每每看到这些故事,我们都会感动的热泪盈眶,为中华之美,更为中华儿女执着与创新的精神!
如原研哉说的:“也许未来就在前面,但当我们转身,一样会看见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雄厚的资源。只有在两者间从容穿行,才能够真正具有创造力。”
当传承与创新碰撞,让创新之舟在传承之水上悠悠前行时,文化的绚丽已悄然在华夏儿女心田绽放。
从物看中华——听余隋怀教授讲座有感
西安高新一中2022届17班 钟骏豪
首先,感谢余教授为我们开展这次讲座,在这短短的几小时里,我收获满满且倍感自豪。
“人活一世,有三重境界:一是物质,二是精神,三是灵魂。”正如器物一般,首先是实用,然后美,最后是它所蕴含的故事;如文字,首先是认识,其次是便于书写,最后是它所包含的本意。
新石器时期,从“泥条盘筑法”到“三足”,都体现着中国古人的智慧和最早的工匠精神。如“绳纹”一道一道交错相联却不冗杂,让人看上去只有整齐和美观,并且又实用防滑。这就是古人的造物精神,从温饱到追求美。随着时间的推移,图案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抽象和意象交织,构成最早的中华文化——半坡文化。人面鱼纹,象征着人以鱼为食,却对自然生命的尊敬,因为养活了人且生殖能力强。尚且简单的几笔就画出一条鱼,又诉说着大道至简。总之一切令我深深折服。
甲骨文,让我知道文字本身是画出来,见其形而知其意,见其美而方知美。从一条条曲线和直线,我看见了世间万物,看见了万物的演变,看见了一个个字在演故事。想起说文解字中的人字,那人弯着腰,双手下垂,显得十分谦卑,我明白了,它就象征着我们中国人对待天地,自然,万物都是尊敬的,在为人处事都是谦卑的,这在中华历史中有着重要影响。
大秦,一直被冠为凶残,粗莽之名。然而我知道大秦之所以一统六国的原因了。在人才上,它是开放包容的,让六国人任朝廷命官,如让魏国商鞅实行变法,让楚国百里奚任重臣,所以它会胜。在选官制爵上,以战功人头为依据来奖赏,一个敌国人头,可以领禄50石,一公顷土地,上千平方米的宅基,一个仆人,并且是世袭的,这让老百姓成为了虎狼之师,因为为自己就是为国,更不用说责任制,标准化等。春二月至夏七月不准捕猎,以保持可持续发展。
大唐----中华文明的最高峰。长安作为大唐都城,仅朱雀街宽150多米。“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是一种强盛,“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是一种富裕;“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一种静。它集包容,开发,自信于一体,女子可骑马于闹市,胡文化流传于帝都,每一个大唐人的目光都是自信。
在器物上,受西域文化的影响,鸳鸯与狐狸结合着莲瓣形所铸的金碗,葡萄藤纹也登上物品。唐草纹又宣告着它的包容与华贵。
正因为它,所以迎来了诗的鼎盛,诞生了李白这样伟大的诗人。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让我看见了中华民族磅礴的气势;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中华人民的自信;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中华文人的脊梁。
梦回大唐。看城内万家灯火如星河,赏郊外十里桃花若繁星,吟一场风花雪月绕柔肠。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让我感悟中华天象的神秘和中华人民对于国家富强的希望。天地玄黄,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中所流淌的。黄皮肤黑瞳黑发是象征,象征“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对于现在,对于历史,中国还只是复兴,而不是开拓,中华古老文化都在现代语境下复苏,这不是甜品,而是盛宴。
对于我们,我们应传承而后创新,我们完全可以拥有报国之志,正如每一滴水都有穿越石头的勇气。我希望中国,是披着阳光的,是温暖、包容、开放、自信……不论风吹雨打,甚至身处污泥中,你永远是一座灯塔,是中华人民心中的灯塔
带着一颗童心,向上向善向阳!在中华文物中阅览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在历史长河中品味中华民族精神与信仰。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听《从文物看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报告有感
西安高新一中2022届17班 强梦凡
听完余教授的这场报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心里充满了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我们的祖先是多么聪慧,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但同时,我们面临的还有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去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日本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外交部访问我国时,就曾发生过一件令我们很惭愧的事情。他们带了一件唐朝时就从我国传入日本的文物——五弦琵琶,但当时国人中竟然没有一人认识这把琵琶,更别提会弹了,因为早已失传了。反观日本,它们真正的把唐文化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并向世界宣扬,比如举世闻名的日本茶道等。甚至西方国家一看到汉服,古风建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日本。再比如去年韩国端午文化申遗成功的事情,这都警示着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亟待传承。
虽然就客观因素来讲,中华文化传承的缺失是有原因的。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现在中国人内心文化基因的缺失。为什么我们不会像外国人那样,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激动至晕厥,在欣赏唐代画家吴道子画作时热泪盈眶地集体下跪呢。那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没有对文化的敬畏,没有对精神高雅的追求,没有欣赏美的意识。
当然,文化不仅仅是要去传承,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去传承。很多年轻人的确对传统文化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文化常识的匮乏,也闹出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有的年轻人举办了汉服婚礼,穿的衣服却是右襟压左襟,要知道在古代可是只有给死人才这样穿的呀,这不是闹了大笑话吗?
我们要创新式的传承文化,使之与现代审美相符合,比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设计的空中庭院,无印良品的创始人以金文为底设计的奥运图标等,都是很好的典范。另一方面,创新式的传承也要让年轻人对传统产生兴趣,几十年专注于传播中阮文化的冯满天为我们上了成功的一课。在《出彩中国人》中,他用一把地地道道的中式乐器——中阮,为观众们演绎了什么叫做中外音乐的经典融合,令人惊叹不已。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人人都在下海经商的年代,只有他,纵然不为外人所理解,也依然坚持着传播中阮文化。试想,如果冯满天不创新,就不会吸引那么多中外人士去学习中阮。
川味伴手礼,湘绣音响的追捧热潮,都启示着我们去将传统元素用现代方式推广,真正的做到创新式传承。
演化·创新·传承
西安高新一中2022届18班 田千钰
何为文化?即人类知识、信仰与行为的统合形态。文化的形成在聚中沉淀中不是偶然,但文化的消亡被操纵于极大的偶然性。不同于现代的即时文化,中华文化从五千年的流光中穿越至今。
如余教授所言,中国的灵魂,世界的视野。文化在人类的进化中扮演着决定者,它令人类可以依据自己的目的去适应,而不单以自然选择来完成自身的适应性。我们常说中华文化如何博大精深,文化的蕴蓄并非是摆在那里的,历史偶然性、异文化接触及文化符号体系的操纵无疑是非激化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最好印证,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中华文化能伫立于天地至今的原因。选择性不仅是社会对于文化而言的,更是世界人类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反应。综上所述,中华文化的演化性是无可置疑的,正如它从天地混沌中走来,穿梭过数据时代走向人类不可视的未来,我们同样会想起堂中一双青山浅黛的眉眼。
但论报告几近令我落泪的部分,不是中华文化的出彩部分,而是余教授的一句回答:“光凭情怀做不长。”很多同学在提问中提出了如何将文化继承创新的问题,余教授便将文化产业链的生态圈给我们做了一个大体的概述,并展示了部分成功的文创作品。从何时起,我们需要强大的理论武装来做后盾时才配谈“情怀”了?或许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只有在文学上才能抒情。社会上的新闻已有太多去讲述某某商家“为了利益舍弃情怀”“初心变成了铜臭”,人性之恶再一次“躺枪”。确实,如果个别文创商家全无敬业精神,媒体的抨击理所应当,但过激的“要情怀不要利益”的评说是正确的吗?下降到平庸的层面来讲,没有物质一切都是空谈,要情怀得先有饭碗。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演化依据及优势是财富,舍弃种族主义来讲,即文化延续的先决条件是经济的繁荣、民族的兴盛。正因为如此,在个人层面来讲,谈情怀变成了一件昂贵且有风险的事,若想将情怀做大、做好更无需多说。
要调节好情怀与利益之间的关系,途径是调节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我见过传统艺术家守本不改,最终让手艺与自己一并湮亡;我见过流传多年的老菜被“锐意创新”,改成了不伦不类的酱油西餐。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还有更多,因为旁观者永远存在。但我相信,像我一般热爱古老中华文化的人也有许多,即便不是主业,但我们热衷于此,像探险家那样去发掘传统国粹中的秘宝,尽己之力将其见于全世界——我同样相信,这是作为一位现代中国人的乐趣、 与自豪。
中华文明传承至今,其成长的机制与模式及演化规律萃取了五千年的精华。在这个数据的时代洪流之中,古意的文明便是中华基因的立足之本。即便物是人非,我依旧相信,中国人灵魂中的脊梁便是千年来、未来去的坚定标杆,便是我们包容万蓄、蓬勃怒放的中华文明。
文化,需传承,亦需创新
西安高新一中2022届18班 杨晓庆
散珠韧丝。
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那么我想,小戏骨们演绎“红楼”也是对文化韧丝的加固,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创新,是应该得到称赞的。
我们转身看看过去,再看看现在。我们口口声声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说我们有多么了解中华文化,可如今却面临文化流失的窘境。当街上的建筑都变成欧式风格时,当影视界单薄,韩风日系欧美大片占据主流时,当糖人、口技等民间艺术面临失传时,我们是否应当去反思,反思我们的文化细丝是否还真正强韧。
文化传承,要不忘初心,找寻历史文化的原乡。
乱世抗日时,传统文化尚有人守候。像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民国才女林徽因在流亡中仍用学者的力量守护中国古老辉煌的建筑文化。可现如今中国的“繁荣”之下,先祖留下的经典反而被掩藏遗忘了,“当我们大声朗读古典诗词时,殊不知,那些美丽的乡土和自然风物、那些曾把人类引入美好意境的物境,早已荡然无存;现实空间里,我们找不到古人的精神现场,找不到对应物,连遗址都没有……古诗词,成了大自然的悼词和殇碑。”冯骥才说,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岁月也许流逝,而我们却不应该忘记石之语,忘记历史传统技艺,文化的呼唤。
浅溯时光,中华文化曾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曾是花腔婉转的昆曲,是嘶吼震撼的秦腔;曾是如痴如醉的颜色,是精雕细琢的陶器。
文化传承,要添以创意,使文化“生动”起来。
与其一味抱怨大众对文化、对历史感情淡薄,痛斥社会风气,不如在文化死潭中加以活水,使得重焕生机。而小戏骨们演“红楼”则正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使“红楼”重新“活”起来。萧伯纳说:“人可以爬到最高峰,但不能在那里久留。”所以中华文化必博大精深,但若不跟上时代潮流,也终会被时代所摒弃。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文化与科技相结合,便有了像《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这样的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仅唱出古人的情思,更体现了今人的才华。相声戏曲的焦点不仅让戏曲文化被传播,也让中国人因中国的文化底蕴而自豪。
中华文化需要传承,让古人的哲思成为今人的征程。中华文化亦需要创新,让文化韧丝穿起个体散珠,才能不断完成文化的接力,使中华文化血脉永远流淌!
专家简介
余隋怀: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工信部工业设计及人机工效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工业设计工程实验室主任,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科技部“国家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教学名师。近年来完成的科研项目主要涉及航天(承担了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九号等国家载人航天领域重大工程的工业设计任务)、航海(承担了某型号载人深潜器的舱内布局和人机设计任务)、航空(某型号战斗机驾驶舱人机工效分析以及大型运输机工装平台的工业设计任务)、交通工具及机械装备工业设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