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第一中学 杨敏
内容概要
针对目前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普遍缺乏思考深度的现状,探讨如何从确立议论文观点和运用精辟的议论语言两个角度,引导中学生在议论文中写出自己的思考来。
关键词
中学生 议论文 确立论点 语言精辟
正文
近年来,一心只读课内书的语文学习思维﹑不限文体的写作命题趋向,极大地弱化了中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因此,中学生写作议论文,难免面目可憎:或人云亦云,没有见识;或无的放矢,没有针对性;或东拉西扯,缺乏深度。一言以蔽之,缺少独具只眼的思考,是当下中学生写作议论文面目可憎的症结所在。
下面,本文就以“我看选秀”为题的议论文写作为例,和中学生谈谈怎样在议论文中写出自己的思考来。
一 首先要形成深刻而独到的观点。
所谓“深刻而独到”,不只是指能见他人之所未见﹑言他人之所未言,还是指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现象中总结出精辟的结论来。
为此,我们在构思作文的过程中,通常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基本问题。
唯有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才能确立自己议论的根基。而这要求我们首先必须尊重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因为只有从真实出发,才能提出“唯我”的立论,形成独到的观点。当然,这种唯我独到的观点首先应是正确的。
据统计,年级近500人写作“我看选秀”这个作文题,90%以上的学生对选秀持批判态度,从而出现了千文一论、大量没有自我思考的“雷同文”。我对90%这个比例心存疑惑(周围有不少人热衷于观看选秀节目,其中不乏白领﹑成年人),问生,生则曰:报纸上对此多持批判观点、多报道八卦新闻,观点现成,选此角度好写。可见,背离自己的真实思考,为写作文而写作文,往往会使文章人云亦云,甚至是“为赋新词强说理”,文章肤浅,更遑论独到。
审读“我看选秀”这一作文题,首先要解决“选秀是什么”的问题。可以参考的角度有:①秀是优秀,优秀即使不选也明晰;﹑②优秀者,人皆向之,故选秀活动,人皆往之;﹑③选秀本身是一次成功的尝试;④选秀是展现自我的平台;⑤选秀是明星海选活动,娱乐性艺术性兼而有之;⑥选秀是以极个别人的成功来蛊惑大众的方式和手段;⑦选秀是一场灾难,整容﹑黑幕﹑媚俗无奇不有;⑦客观的讲,选秀活动是我国由封建社会发展至今的必然产物,他体现了大众对民主的渴望心理;等等。
要使文章具有深刻的思考,作者就要善于对写作对象——选秀进行独具慧眼的观察﹑分析和综合,从中发现选秀的特征,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来挖掘,揭示这一现象的本质,并巧妙地把它与要阐明的事理进行类比论证或比喻论证,触类旁通,进而凝练为一种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思考。
例如针对“为什么①秀是优秀,优秀即使不选也明晰,凡人即使选了也不能脱颖而出”这一立论进行挖掘,可以回答如下分论点:秀以稳为胜(如宋江、刘备);秀从志而来(如班超、);秀从无欲而来(如如来佛祖);秀从不选而来(如文王、仲尼、左丘、孙子);秀是实干做出来的。
例如针对“②优秀者,人皆向之,故选秀活动,人皆往之”这一立论问为什么,可以回答如下分论点:他们有梦敢于追,有自己确定的人生目标,他们优秀在勇敢;舞台如战场,同一个梦想无法共享,于是选手们用麦克风作剑,用舞鞋作刀,以一己之能力而拼杀,所有的心理因此都写在脸上,他们优秀在真实和坦诚;他们有自己的个性与气质,不同的唱法与造型,更有不同的坎坷与追梦之旅,他们优秀在独一无二;选秀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之一,选秀不过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优秀者也不过是短暂的批判,这一次这些选手表现不错。
例如针对“⑥选秀是以极个别人的成功来蛊惑大众的方式和手段”这一立论,问为什么,可以挖掘如下角度:选秀是感叹号,选手情感毫不保留,如同感叹号一般,但感叹号只在句末用一次,用多了只能让选秀成为缺乏真情的金钱活动;选秀是省略号,它的背后是残酷的现实和不为人知的金钱交易;选秀是无数的问号,去年某选秀的冠军仅16岁,是对选秀的无奈,更是对选秀活动的控诉。
二 力求议论语言精辟形象,尤其要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表述字斟句酌,使之严谨而生动、深刻而独到,从而构成文章缜密的论证结构。
深刻而独到的中心论点有如文章的“眼睛”,牵一眼而动全文,提挈全文,是作者所有思考的精髓的集中体现,是议论文的生命力的源头。而分论点则作为文章的骨架,在中心论点的提挈下,支撑全文。精辟形象的议论语言往往能使作者的思考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开掘。
而精辟形象的议论语言往往来源于
1视角独特的论据概述,多用整句表现;
例如中心立论“纵然选秀激起了‘一夜成名’之遐思,鼓动了电视台‘大捞一把’之贪念,但客观地看,仍有其好处”。在论述“我们有了自己选择明星的机会”这一“好处”时,我们可以这样概述:唱歌跑调,但人够搞笑,留下;外貌出众,但除此之外一无长处,出局。从此,,明星从千人一色变得各不相同,尽管其中不乏滥竽充数之“芙蓉”“杨二”,但至少我们还有很多选择。这样的概述,看似叙事,实则包含了作者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其间,整句作用不可小觑。
2深刻别致的见地,多用类比比喻等手法含蓄表达。
例如中心立论“面对铺天盖地的选秀热潮,我鼓足力气,大喝一声‘慢!’”文章开门见山,态度鲜明,令人警醒。分论点分别是:停一停吧,选秀;醒一醒吧,选手;静一静吧,选民,层次分明,结构井然。在论述分论点三时,我们可以思考选民狂热投身呐喊助威活动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层面的东西,不妨这样组织议论语言:我们这个民族的劣根性正在于常常只知为别人摇旗助威,而不知道取人所长,脚踏实地。宁愿仰头做看客,却不愿低下头以同样的热情办些实事。这样的议论,由选秀而民族心理,脱开了就选秀说选秀的肤浅,将自己的思考引向一个新的深度,同时,用看客心理喻证选民心理,形象之至,使议论别有洞天。
例如中心立论“选秀像沙尘暴一样对人有害”。如何使此立论在表述上更加精辟而独到?类比比喻手法的巧妙使用可以强化立论。譬如,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前几年,漫天的沙尘暴,在北方地区肆虐;这几年,选秀节目这种沙尘暴在电视媒体上蔓延,其规模之大,观众之多,影响之广令人咋舌。我不得不说,选秀是一场精神的沙尘暴。
3适时引用经典名言,佐证自己的观点。
例如立论“选秀文化的变形扭曲”,我们可以如是表述:前些天在《华商报》上看到孙海英前辈说“如今的选秀节目,选的尽是些垃圾”,话虽有些偏激,但也反映出了如今选秀文化的扭曲,利欲熏心玷污了它,玷污了理想和信仰。作为有相当艺术造诣的艺术家,孙海英发表言论,颇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4用一个关键字(词)做议论语言的核心词,以此来组织全文的议论文脉。
例如中心立论“时至今日,选秀依然走俏,而在我们面前‘秀’的,已然不单单是‘秀’本身了,选秀的积极意义一定存在,可当我们一提到选秀衍生的问题远远多于其积极意义时,我们应该停下来,冷静地想一想,自己是在秀,还是在选秀?”。我们可以以“秀”字为核心词斟酌分论点的表述:电视台秀品牌;参与者秀青春;观赛者秀腰包。行文一“秀”到底,议论一气呵成。
又例如中心立论“选秀在中国似乎失去了精髓——追梦”。我们可以选取“追梦”一词架构全文:追梦的魅力在于,没有顾忌,即使失败,梦依然在,而选秀只是个机会;我们的选手虽然也在追梦,但似乎并非音乐梦,而是明星梦;也许我们有追音乐梦,不过主办方的赚钱梦又将鲜有的追梦涂抹得失去了原貌。“追梦”一词尤能体现选秀的灵魂,以此串起全文的议论,可谓点睛之笔。
5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指导立论,在议论语言的表述上力求思辩,切忌偏激。
例如反驳“选出的秀往往昙花一现”的舆论,我们不妨这样表述:选出的“秀”是否会昙花一现,这我们谁也不能妄下定论,因为决定权在他们手中。成功或许会激励一个人,也可能会冲昏一个人的头脑。但无论如何,他们经历了选秀这一考验,已经以超出常人的速度成长了不少,明白了奋斗的重要、成功的不易。在这一过程中,“昙花一现”这一词也许会渐行渐远。无需针锋相对,只在迂回曲折中,便悄然到达目的地了。
总之,只有肯用心去观察生活,我们才有可能见人之所未见;只有用心去思考生活,我们才有可能言人之所未言;只有肯用心在生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才有可能在司空见惯的世相中获得独具只眼的结论来。希望我们中学生作者谨记朱光潜先生倡导的“咬文嚼字”精神,用心揣摩、践行我们这篇文字中的经验之谈,让自己笔下的议论文,成为充满自我之思的智慧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