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常见流弊分析
发布时间:2009-01-22   点击量:9892
字号:
来源:
陈晨
一、直面高考作文
一年一度高考关,几家哀愁儿家欢。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想要在第一场语文科的考试中取得“开门红”,定要设法抓住作文这根“定海针”。一篇立意高远,思想深刻,谋篇精致,语言灵动的佳构美文,可使语文答卷锦上添花;同样,着笔即偏,境界庸常,平淡无奇,辞藻干涩的凑合之作,却只能让考生叹悔嗟讶。尤其是考生在下笔前须将心比对,不可自话自说,否则往往自己感觉功德圆满,而结果大失所望。何况他人阅卷,瞬间评审,即可定论。通篇览毕,若无一二亮点,或少行文特色,要想获得高分,几不可能。纵然有复评机会,真金埋没而能够重见天日者寥寥,车鉴相续足以警戒他人者多多。
作文玄关,总在“意”、“文”、“章”、“据”四处着力。分析这四点, “意”即指审题立意,考生识见如何,于此高下立判。“文”是指辞采语言的综合运用,考生积累怎样,此刻下笔便明。“章”便指文章的谋篇结构,考生如何架构思路,机巧借以体现。“据”指用料取事,文章不管抒情议论,不外整合材料。粘连挖掘,眼界阔狭,一看便知。
近三年来,全国卷和地方卷的作文命题考查中,大约历经话题、命题、材料和看图四大层次,形式变化相对灵活,但其实质所在,也无非对“意”、“文”、“章”、“据”的强调。对于考生而言,题型任变化,笃定我为大。于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思辨立意,审慎行文,精思用料,玲珑布局,不盲目趋奇求好,不刻意模仿搬用,而是根据需要,盘活材料内涵,丰富语言储备,方是为上策。
分析06----07两年中各出版社力挺的满分卷或是作文类点拨书籍,可以看到一种倾向,或是一种趋势-----那就是从05年到07年间,随着命题形式的变化,作文的评分标准,基本上体现了一条逐渐淡化文章外在形式,重视考生真情实感流露的回归之路。用洪镇涛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对学生“本人格精神”和“写真我文章”的强调与扬厉,这也正是作文中“意”、“文”、“章”、“据”的精髓之体现(这点2007年陕西省高考作文评阅中的理念变化比较明显)。
因而,那些沿袭前几年高分作文中满纸复活古人,玩转文化的,或是随意援引,名句堆砌的,或是人鬼神道道,材料故乱抄的“假大空”、“无病哼”之类的文章,想取阅卷人之欢心,已是难事。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复习训练中,摒弃“套袋作文”,着眼人生体验的真情流露;慎用“预制语言”,强调材料分析的个性抒写。不能不分场合,情况,对象,盲目搬用材料和语言形式。因而一篇真正的好文章,必然是考生先感动自己,一气呵成的,然后方有可能使阅卷人产生共鸣。
二、常见弊端分析
考生作文之所以失分,大多是由于临场时对“意”、“文”、“章”、“据”四点的处理,出现了明显的失误所致,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训练中留心找准提升作文档次的得分点。从近三年评分标准下的12个评分点的运用情况叫来看,高考满分作文或是高分作文,并不要求考生面面俱到,一二点足以增亮添锦,使文章出类拔萃,平时训练中完全可以做到。
这十二个评分点简要概括,就是“深刻透彻”这一要求下的“透视”、“揭示”和“主张”,“生动形象”所涵盖的“表达”、“意境”、“生动”和“有文采”所要求的“词语”、“修辞”、“意蕴”,以及“有创新”所提倡的“见解”“个性”、“构思”。显然,这些评分点事实上就是“意”“文”“章”“据”的分解运用和具体落实。为便于复习中集中矫正,可以从这四点加以分析:
1.“意”之所失,往往体现于审题取意的偏执,遗漏或浮于表面。
对于考生而言,不管是什么样的材料或什么形式的考题,弄清题目与材料的意图是关键。“意”不清则容易出现对材料或命题的内容把握偏执,含义理解产生遗漏的现象,从而偏踩一方,游离题旨。如此,纵然文采斐然,终难上档。
例如:07年全国一卷中提供的图文材料作文,图示的三方关系考生必须关注;三方的影响都关系到孩子成长;且图示内容带有寓意。能抓住这三方面去立意,则为上乘;如果仅关注了孩子摔倒的寓意,去写挫败、失误对孩子成长产生的意义,虽在图示的理解范围之内,却因取意偏执,已然降格。
2.“文”之所误,首先指表达上的失误或用词联句上的肤浅庸俗。此外,博士买驴,入题缓慢;或是闪烁其词,点题不明,都会导致较大的失分。
在阅卷中,那些语意不连贯,结构不明确,用语不准确的行文是不会得到阅卷人的认同的。次外,受误导而单纯模仿名篇语段形式,却不得要领,苍白干涩;为增添语势而滥用修辞手法,看似用心良苦来势汹汹,实则不知所云;为丰富语言意蕴而矫情造作,故作沉重高深,频频煽情造势;或是大量运用生涩词语,专业名词,扯幌唬人的作文,也是容易引起阅卷人反感的。因此自然为文,尤为重要。自然为文,不是不要优美的语言,恰切的修辞和精当的句式,而是缘情之所需,理之所析,顺应材料与立意的特点而为。情到深处句生辉,理至明时辞见采。如果平时积累不够,单凭模仿搬用,终是雾里看花,隔了一层。
3.“章”之所指,多强调布局谋篇,或是文体特征。
近年来的许多作文失分,是将“不限文体”理解不透,则以“没有文体”体现。由于平时训练中急功近利,忽略文章整体布局,或是文体所需格局,只强调首尾如何呼应,题目怎样亮丽等,忽略说理层次的逻辑,叙写主次的把握,从而使学生议无针对,叙无一轻重,一概而论。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浮华的行文作风,凡遇材料或话题,则通篇“夹叙夹议”却又不知何时当叙,何处当议;更不明“叙”什么,“议”什么;要么文章从头到尾一种表情,要麽叙议轻重失当,比例失调,不是单薄得可怜,就是杂乱得心烦。
4.“据”之所涵,当是对材料的挖掘与利用,和基于材料之上合理精到的阐述与分析。在阅卷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东成西就”式的组合文,或是立意与材料了无关系的硬凑文,或是观点与材料相悖的“反目”文。这些都是用“据”不当的结果。组合文章中,以大量素材充数,代替深刻的分析,上天入地,古今中外,大量罗列,看似丰赡厚重,实则浮华无物;硬凑文章中,不明立意是否适合用某一类材料,便用预制素材,强行介入立意,不是“林则徐”就是“岳武穆”,要么“史铁生”要么“戚本禹”,动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若干民族文化脊梁等------从材料的角度来看,这些援引无可厚非,但是挖掘不到位,则流于形式;甚至无中生有,强行粘贴。此种文章,看似机巧深刻,实则流于浅薄。‘反目’文中,由于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角度不对,或是对材料本身内涵不明,盲目援引,导致文意与材料相对立,使论证陷入尴尬。
还有在一些叙写类文章中,考生的思路陷于琐碎的毫无意义的细节性描写之中,或起点不高,就事写事,忽略寓理或寄情,则显用“据”之浊俗粗陋 ,更是让阅卷人抓狂。
此外,那些通过对材料“增肥”以充内容或是按照材料思路编排故事的文章(大多受《读者》一类杂志上的生活小品的影响),更是等而下之者,自然不会获得阅卷人的青睐。
三、后补的几句话
以上所析种种弊端,都是会让考生的临场作文受重创的隐患或硬伤之所在,凡犯有此类毛病的作文,大约在评卷中鲜有得二类中上的分数,就更谈不上语文学科的“开门红”了。因此平时在训练中,可采取材料立意组合训练,材料衔接截取训练,语言表达专项训练等加以整体提升。即使是所欣赏的某些句子语段,也要理解透彻,筛选而用,力求恰彻。
通过立意训练,将认识加以对比,整合,促成灵动广泛的思维触角的生成,便于考场审题立意的全面关注;借助材料不同角度的叙述与取点,对文意有个自然过渡或提升,使材料运用丰富而有序列;与此同时,语言的储备也相应丰富,起码考生能够根据文意需要,有意识的调整语言运用,进而达到文章词采的醇厚有味!
钉钉高效办公
中国知网
视频在线
档案工作
图书资源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