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李文定
一 、指导思想
本着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及背大纲、背课程标准、背教材、背学生、背自己、背场地器材、背科学知识之原则认真准备本课内容。
二 、学情分析
现阶段,由于高考压力之缘故,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容量是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其课时不断加码,课堂满堂灌,课下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越来越重。由于学生要完成大量的课外作业,无形当中正常的课外活动时间被挤掉了。一旦轮到他们上体育课时,学生们再也不愿意听老师多讲,只想在体育课上“放飞”心情——痛痛快快地打场比赛,以此来调节紧张的室内文化课之学习生活。再加之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由于认知水平的现状,学生对球类课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体能及规则的学练,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很少见有学生单独练习基本技、战术及体能等最最基础的东西。
三 、课的构思与设计
学生们在最初的篮球课学习时,普遍对篮球基本技、战术、体能及规则不够重视,导致一种现象:不想练基本功,只想打比赛。根据这一特点,在基本部分(全课根据先后顺序共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也就是在实践、探索、合作学习阶段,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设计本课内容的先后顺序:一开始就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比赛,比赛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比赛进行小结。大家都知道,学生们最关心的可能就是输赢。而输也好,赢也罢!实质上反应的是本队进球数目的多少。然而在没有基本技、战术、体能及规则支撑的前提条件下,进球数目是可想而知的。在学生们明白了要想打好球,赢得比赛的胜利,同时又可以很好地展示个人能力,就得练好基本功:学好基本技、战术、体能及规则。这个时候,在不失时机地学习篮球基本技术:原地投篮和罚球,即导入本课主题。
首先,采用集体学习的方法,对原地投篮和罚球的持球及准备姿势进行共同学练。其次,学习如何发力及出手手型:①采用徒手模仿的专门性练习;②持球原地向上推拨球练习。用于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及出手姿势。其目的就是:⑴使一点都不会的学生明了动作方法。⑵规范及进一步规范多少知道一点投篮动作的学生的动作方法。第三,根据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异步达标之原则及在规则中游戏,同规则下游戏之思想,介绍五种练习原地投篮和罚球的游戏方法(①“投篮”;② “自动投篮机”;③“周游世界”;④“21分投篮比赛”;⑤“投篮淘汰赛”)供有不同需要的学生选择练习。第四,介绍评价标准,对“观察者”的提示:每次只就一个特征仔细观察,选出你看到的结果:▲特征很明显 (做的很到位)、■特征略微地看得到、▼特征看不到。观察“投篮者” 并给他一两个你认为特别重要的提示。除了这里列出的特征之外,你还观察到什么重要的特征?
a)投篮者是否做出了基本跨立姿势? ▲ ■ ▼
在投篮预备的时候蓄力是否足够? ▲ ■ ▼
b)球被引过头顶了吗? ▲ ■ ▼
投球手是在球后面滑动吗? ▲ ■ ▼
投球的那只手臂的肘在球的下方吗? ▲ ■ ▼
投篮者是从球的下方瞄蓝的吗? ▲ ■ ▼
c)投篮时身体挺起的时候自然吗? ▲ ■ ▼
投篮的时候踝、膝、髋是否被蹬伸? ▲ ■ ▼
投篮的时候手臂是否伸的很直? ▲ ■ ▼
手腕在投篮的时候甩出了吗? ▲ ■ ▼
与球的最后接触点是指尖吗? ▲ ■ ▼
四、学法、教法指导
1、学法指导,本课采用集体学习、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方式进行学习。
2、教法指导,教师采用示范——讲解——再示范及组织分组——巡回指导并纠错的方式进行教法指导。
五、重点、难点及化解方法
★重点:投前姿势及出手手形
★重点化解:首先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再示范,使学生明白动作要领。其次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采用语言提示来
修正错误及规范动作。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
★难点化解:针对学生在练习投篮时,下肢不会用力这一状况,在做投前姿势时应做屈踝、屈膝、屈髋动作,然后在发力时注意蹬伸踝、膝、髋,做上下肢同时协调用力,化解本节课难点。
六、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篮球运动之特点、锻炼价值,学习一种健身方法,培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之意识。
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掌握原地投篮及罚球之锻炼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及积极向上、果敢、自
信的优良品质。
七、教学目标达成
为实现课前所设计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本课提供原地投篮和罚球的动作方法、五种投篮游戏并在以上所述的学法、教法指导下,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八、教学效果预计
学生对篮球基本功的学练认识在原有基础上会有一个新的认识,自觉自愿练习篮球基本技术的意识,也一定会有一个提高,从而改变“只想打比赛,不愿学练篮球基本技术、战术、体能及规则”的现状。
九、拓展内容
1、组织学生进行年级或班级篮球比赛。
2、安排学生观看CBA、NBA比赛实况或录像。
3、采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敢打敢拼的顽强作风。
4、上网收集篮球基本技、战术训练方法;观看中学生篮球联赛,结合自己情况制定如何提高投篮水平的措施计划及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