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家长的困境与突围系列指导
发布时间:2023-01-11   点击量:3105
字号:
来源:


01如何和青春期孩子沟通有效

No.1 尊重孩子

一方面是尊重个体,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孩子看作自己的附属品。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开始走向成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我们要让孩子的价值和自我意识得到认可,而不是以权威自居,对孩子发号施令。

另一方面尊重权利。尊重权利就是尊重孩子作为生命个体的一些权利,比如孩子的隐私权、选择权等。

还有尊重孩子的选择权,要给孩子充分的自主空间。在不是原则问题的选择上,顺其自然。对于原则问题选择,帮助他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平时可以多让孩子参与一些问题的讨论,参加家庭事务的决策。

No.2 理解孩子

在尊重的基础上,父母还要学会理解孩子,要学会倾听和换位思考。

当孩子向你倾诉的时候,用全神贯注的倾听代替喋喋不休或沉默不言。我们可以用语言和真实的情感回应他们的感受,以此来代替提问和建议。

要让孩子理解你的世界,就要学会共情和换位思考,和孩子一块儿高兴,一块儿难过,才能理解孩子的世界,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

 

No.3 正确参与

 我们与孩子所关注的世界差异很大。作为家长要积极学习,尽可能广泛涉猎,才能懂得孩子的世界,让孩子觉得和你有话可说。

另外,选好方式也很重要。跟青春期的孩子交流,要选择好时机和话题,话一定要少。

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五不原则。

第一,要观察孩子的情绪和需要,不要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急于和他沟通。

第二,要客观表达孩子的优缺点,不要用简单的”乖“来表扬孩子。要准确表达他是”有礼貌“还是”爱阅读“等等。

第三,不能用过激甚至恶毒的语言责骂孩子。

第四,不要和孩子总谈考试、成绩、分数,学习的内涵是丰富的。

第五,不要把工作、生活中的消极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另外也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日子,通过写信的方式进行沟通。有时候文字比语言更有力量。

02青春期的亲子建设:有了“远”才有“近”

如果说,孩子十二岁之前,亲子相处的关键词是“近”的话,那孩子十二岁之后,亲子相处的关键词就是“远”。青春期之前的亲子关系有了“近”才会有“远”。

这里所谓的“近”就是在孩子12岁之前要严格管教,打好基础,养好习惯。这个时候“近”不仅是父母的严格管教,还有亲子的密切互动。而青春期开始,亲子关系则是有了“远”才会有“近”,即对孩子适度放手,才会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家庭教育才可能得以实施,乃至父母才会对孩子产生有效的影响。

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的权威下降,同伴的影响力上升,父母的观点不容易被孩子认同。而且初中的孩子,思维方式开始转变,更喜欢去怀疑和争论。同时,因为孩子缺乏深思熟虑和深刻体验,他们会对流行的时尚信息抱有执着的态度。这些变化,都会让他们更容易和父母针锋相对。

在这个时期,亲子关系的建设重点必须有所转变,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和问候很可能引发青春期孩子的反感,破坏已经建立的亲子关系。在这个阶段,父母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最重要原则是尊重,而尊重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学会倾听。

父母“失控”的焦虑需要“放手”来解决

青春期是亲子冲突最剧烈的时期,因为,孩子幼年时,父母对孩子的爱和责任总是体现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中,而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无微不至不再成为必需,父母对孩子似乎进入逐渐“失控”的状态。

正是因为这种“失控”,很容易引发父母的焦虑,从而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冲突。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恰恰也是父母责任的体现。因为孩子年幼时,父母必须通过给孩子无微不至地安排好生活,来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安全感更多来自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对自主性的追求。这就是为何教育必须是一种收与放平衡的艺术。

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是因为他要去做他愿意做的事,想体验独立选择的感觉。叛逆恰恰是他长大的需要,叛逆过程中有可恨的东西存在,但也有合理的东西存在。倾听孩子为什么这么做,让孩子学会表达,然后帮助孩子分析,养成民主的家庭氛围比较有利于孩子成长。

比如,有的孩子上了中学后不愿意听父母当面说教。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尝试给孩子发一条短信,或者写一封信。因为写过《16岁的思索》和《握手在十六岁》等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我曾经收到几万个少男少女的来信,他们中有些甚至与我成了忘年交。

有个女生告诉我,她高一的时候参加社团活动后,与一个男生不知不觉走到了一起。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有一天竟然聊到晚上九点多,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异性的巨大吸引力,也是她第一次回家这么晚。一进家门,坐立不安的爸爸妈妈就劈头盖脸地对她进行盘问和训斥。她先是撒谎应付,随后就抱着“打死也不说”的倔强劲儿,要为自己争自由。

直到第二天早晨,她也没和爸爸妈妈说一句话。第二天放学回家,家里气氛依然沉闷,她回到自己房间,插上门,发现床头有一封妈妈写的长信,足足四五页。妈妈在信里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却讲起自己在青春期的亲身经历,讲起闺蜜们的坎坷故事。她真是头一回知道这些秘密,的确被震撼了。妈妈写在信中的一些忠告如沁人肺腑的甘露一样,她心悦诚服地接受了。

但是,她不想马上表现出退却的模样,所以并没有和妈妈说一个字,仿佛根本没有收到她的信,而妈妈也好像什么事都不知道似的。直到好多年后,她快要结婚的时候,才跟妈妈吐露实情,妈妈却说她知道,她相信自己的女儿。那一刻,她与妈妈紧紧拥抱,泪如泉涌。

其实,这个女生的遭遇非常典型。孩子青春期的交友问题是每个家长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因为中学阶段是这个年龄段群体逐渐社会化的阶段,同伴的影响可能会超过长辈的影响。但是父母往往对同龄人最不放心,甚至横加干涉。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孩子跟同龄人交往是安全的。

同时,父母对于孩子与异性交往也应该放松心情,异性交往并不代表有问题,同性交往也并非完全安全无虞。更不用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会同异性交往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必修课。

所以,父母要抓大放小,给孩子有足够自由的空间,同时也要有一定之规,比如,晚上的最晚回家时间等。没有自由的空间,青春期的孩子难以生长。

 

事关孩子发展的事要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

有关孩子发展的事情要特别尊重孩子的选择,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不要替他去做。

北京有个女孩小学毕业时,不想去重点中学,一心想进一所专业学习日语的普通中学,遭到妈妈的反对。她妈妈说:“我是学日语的,又做了多年的翻译,我还不知道学习日语的短处吗?世界上用日语的国家太少了,你学了日语有什么前途?”因为家里比较民主,所以这个女孩期待着爸爸的支持。果然,爸爸说:“日语的确没有英语用途广泛,但中日交流会越来越多,如果学好日语,也会大有前途。况且,咱家有学习日语的优势,女儿如果下定决心,可以支持!”

于是,这个女孩如愿以偿考进了专业学习日语的中学,不但日语学得好,还积极参与了中日交流的修学旅行活动。她先是邀请三个日本女中学生来家里寄宿,自己也用了两个暑假的时间去日本女中学生家里寄宿。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后来成为长驻日本的记者,为中日友好交流做了许多工作。

她妈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也越来越欣赏女儿的选择了。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没有尊重很难有有效的教育。而且,要理解孩子,一定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想问题,千万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去推断。

与青春期的孩子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加强亲子关系的建设。给青春期孩子足够的空间和尊重,让他们去体验、去反思、去觉醒,他们才能够体会到因为行动带来的成就感,并且从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这种理解和尊重的关怀对于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建设非常重要。

收放的标准在于儿童利益最大化

青春期是孩子独立性逐渐增加的阶段,他们不断尝试选择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这正是长大的需要,也是他们未来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父母要把握好收放的度,同时在孩子有可能遭遇风险的时候要适当干预。无限的控制注定会是失败的结果,甚至会让亲子关系一败涂地,而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压舱石”,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但是,放手并非什么都不管。每个孩子在人生发展中,的确有时需要家长“逼”一下,或者需要家长适度控制一下。再优秀、再有天赋的孩子,如果在朝向自己目标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激励,缺乏管控,仍然会出现问题。而所谓收放的度,标准就在于——儿童利益的最大化。即,家长在亲子关系中,对孩子管到什么程度,标准是是否对儿童最有利。

所谓的儿童利益最大化,并非父母眼中对孩子好或者不好,那仍然是满足了父母的需求。真正的“儿童利益最大化”应该是研究怎么做对孩子的发展、对孩子理想的实现、对孩子潜力的发展是最好的。以此为标准来确定“收放”的度在哪里。

尤其要注意的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压舱石”。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就是良好的亲子关系。每一个父母都必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对他的信任,这样孩子才不会走向极端。他才会考虑父母的意见,接受父母的建议。

而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的沟通非常重要。所有的父母都必须要意识到,关系的好坏决定了教育的成败,什么时候关系是好的,什么时候教育就容易成功。明智的父母或者说优秀的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切实的感受到父母是爱他、对他好、尊重他的,这是孩子生命中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源泉之一。

总的来说,很多时候,我们要破除的是养育孩子过程中的那种神秘的感觉。不论是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还是当个鸡血家长,其实每个孩子只要给他们创造机会,他就会像一棵树、一朵花一样,自然开放,按照他的潜能来实现自己的人生。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像农业。因为教育面对的是生命,为人父母或者教育者只要创造合适的环境,让孩子自然生长,他们自会长大。

03如何处理好与青春期孩子的关系

 

孩子到了青春期,好多家长会感觉原来那个活泼可爱、听话的好孩子变成了浑身是刺的反叛者,不爱学习的小混混,而在孩子眼里,父母由原来的偶像变成了暴君,特爱管闲事的唠叨婆。有的家长吐槽说:“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实际上,如果能和青春期的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教育好孩子根本不是多大的问题。作为父母,要想处理好与青春期孩子的关系,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家长们首先要改变的是观念,接受孩子已经长大的事实,立即改变与孩子相处的模式。一定要把原来上下级的关系,变成平等的同学、同事的关系,说话上要把原来要求、命令的语气换成商量的语气。你不可能对朋友、同事强行提出某种要求,或者呼来唤去的,更不可能去乱翻他们的日记之类的东西,那么对着青春期的孩子也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最想要的是独立。

 

二、学会闭嘴,多倾听,千万别唠叨。“你能不能不罗嗦?”是青春期孩子的口头禅,有人调查,青春期孩子对妈妈最大的希望是什么?70%的孩子回答希望妈妈不要太唠叨。比如提醒写作业,如果提醒的次数多了,表达的内容就会把许多抱怨、指责加在一起,反而让孩子觉得你不理解她,不尊重他。这样的沟通只能带来纷争。要善于倾听,理智、平静、耐心听孩子倾诉和发泄,期间不要打断孩子,让他把话说完,畅所欲言,尽情宣泄。人的内心就像一个蓄水池,进排平衡才算健康,不管进去的是清水还是污水,只要平衡,哪怕是病态的,暂时问题都不大。

 

三、这个时期你千万别天天给孩子讲大道理,所有的大道理你在他十二岁之前已说过无数遍了,你说了上一句,他立马就给你接上下一句了,还有意思吗,说得多了,你的话就成垃圾啦。李玫瑾老师说过:孩子六岁之前,你说的话就是金子,十二岁之后,你说的话大都是垃圾。

 

四、更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比,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与成长背景,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上天送给你的礼物,爱孩子就爱他的一切,优点还有缺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是没有条件的接纳,而不是附加上很多要求,比如你考多少名给你买自行车,这就传达出你爱的是多少名的孩子。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愿意努力,是真的无能为力。谁家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呢。

 

五、最忌态度粗暴。当孩子出现暴躁情绪时,家长想办法缓和紧张气氛,及时避开受刺激的环境,让孩子冷静下来在慢慢说,最忌态度粗暴,要能沉住气,学会故意慢下来,拖时间,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教育不缺的是方法,缺少的是教育的态度----温和平静。

 

做到了以上几点,那么与青春期孩子的亲子关系一般就没多大问题了,亲子关系好了,一切都好解决。否则,亲子关系就会一团糟,不但自己痛苦,孩子的成长之路也会格外的艰辛,家庭幸福更是无从谈起。亲子关系处理好了,孩子愿意和你沟通,才有了真正的靠山,成长路上才不会孤单,更不会自卑,遭遇挫折就有了应对的能力。你就不会再出现相爱相杀,养仇人的事了,亲子关系处理好了,你的孩子青春期就好过了,你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大截。


钉钉高效办公
中国知网
视频在线
档案工作
图书资源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