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博物院 延续文化魂 高新一中“名校+”历史组暑期团建暨2024届文物考察活动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2-08-17   点击量:3861
字号:
来源:

1.jpg

秦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王朝?

秦始皇帝陵内隐藏着哪些信息?

 ……

虽然是地道陕西人,但是总感觉和这片乡土还不够亲近,无法把住它的灵魂与脉搏;虽然去过无数次秦始皇陵兵马俑,但是总感觉走马观花,无法感受到它的秦人精髓。所以,我们急需进行一次“深度游”。

 815日,带着这些问题,西安高新一中“名校+”历史组16位教师带着41名学生赴秦陵博物院开展了暑期团建暨2024届文物考察活动,此次活动将历史课堂延伸到博物院中,引导未成年人在感知历史中夯实文化自信,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学科优势。

 


课堂教学日常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行走的这篇课程也不可轻视。当天上午,在游客服务中心的教育体验教室,高新一中师生共同聆听了“全国十佳国宝讲述人”——郑絮斐老师关于《秦始皇帝与秦始皇陵园》的讲座。学生们认真聆听,还和讲解员积极互动,课堂上的历史知识和博物馆最新的研究成果在这里碰撞交织互证与共同延展。

5.jpg

体验活动——学写秦小篆

下午,在另一位金牌讲解员张志威老师的带领之下,师生一起参观了兵马俑1、2、3号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铜车马以及海昏侯展等相关展区。

   

  “王国维先生提出了将“地下发现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二者互相释证,以达到考证古史的目的的“二重证据法”。而今天,我们就在张志威老师介绍下,一起通过秦陵印证了秦的历史。古人讲求事死如事生的理念,这使得秦始皇生活的咸阳宫对秦始皇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即秦始皇陵是陵墓若都邑的一种反映。因此,秦始皇帝陵并不是仅仅是一座墓,更是一座城。在这座“城”里,我们见到了冷兵器时代的所有兵种,见到了弓弩在前,长戈在后,复杂多兵种组合。我们从衣服的颜色,从陶俑所戴的冠,身上穿的铠甲,以及它们的姿态甚至它们的手势来判断陶俑的级别。一点一点勾勒出一支宏伟的地下雄兵。在这座“城”里,我们看到秦陵不仅仅是兵马俑,更有百戏俑,他为我们揭示了秦代陶俑的新类别。反映了当时秦宫的娱乐生活。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认识和了解秦代宫廷娱乐文化。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造型奇特的仰卧俑,保持着立定跳远摔倒时的姿势,以及手拿“毛巾”的“搓澡俑”。30多件出土的“百戏俑”展示着秦宫文化的丰富多彩,但他们的具体用途是什么?我们只有假设,没有答案。所有的答案,都需要我们去找寻更多的史料去印证,去证明。”历史老师李志恒感慨地说。

在参观中,来自高新一中“名校+”的16位老师将一件件展品与日常历史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并在思维的碰撞中,体悟历史的生动与魅力。活动结束后,老师纷纷表示今后将利用好博物院的相关资源,探索可行的历史研学途径和方法。正如高新一中历史教研组组长支艳莉老师所说:“这次活动是我们带学生第一次出去开辟‘第三课堂’!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一次兵马俑的‘深度游’,别开生面,收获满满!老师们还结识了不少秦陵博物院的金牌讲解员,以后可以邀请他们来学校给学生做考古文物等专业知识的普及,还可以走进课堂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热爱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热爱家乡的热情,这次活动还建立起我们学校和博物院更深层次的联系,为以后举办此类活动奠定了基础。”

11.jpg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高新一中“名校+”历史组暑期团建暨2024届文物考察活动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团队精神,还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新学期蓄力启航,为高新一中教育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感想

岂曰无名?山河即名

2024届 张育涵

 

曾经去到秦始皇帝陵都是小孩子看星星,等到知人论世时再游秦兵马俑,在夏季的尾声、闷热的坑里体验科研工作者工作的艰难和不易,定当别有一番感受。

 当我凝视他们的双眼,站在我面前的不是俑,而是我们的祖先。这是一支沉默的军队,太阳的余晖照在他们的身上,映射出来的是帝国的影子。老师说,每一个秦俑上都刻着工匠的名字,青铜色不是冷冰冰的颜色,两千多年过去,工匠离开了,而我又站回了这留着他们双脚温度的地方。

 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轨迹都让人为止叹服。

 秦俑虽无名,但千人千面。他们以血肉之躯之安天下,护万里河山。

 岂曰无名?山河即名。

 体会来自帝国的艺术

 ——秦陵博物院观感

 2024届 周泽宇

 

 

是我第二次踏上这片土地。细想惊讶的是,五年级到今天,对始皇的了解竟没什么变化。知道他是千古一帝,功德圆满但褒贬不一。甚至,从来明白要辩证地对待他。但觉着不对,这好像太简单。

 我在铜车马前找到了答案。烟霞绕抱云纹,飞龙翔凤垫托在瑰奇的色彩下。关于色调我称奇了许久,怎么调出这样的颜色,能溢出种诱人的味道,一看再看,能把心神勾引进去。动态的青铜之冠,威仪宝马昂首挺胸地走过两千二百年,今天的我在金银泡缀满的缨辔上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感官。

被彩绘铜盾切切震撼。它太美了。流云线条上青铜色彩,和谐方融,上下起伏涌动。它就静静地立,却不间断地流转动态美。

 解说只说了一句话,但我顿然开朗。“秦始皇从小生活在宫廷里,这是他从小被熏陶,培养出的审美”我就明白了皇帝脱乎权力后我不曾接触到的方面。这是帝国的艺术,集绘画、雕塑、冶炼多方面技艺于大成的硕果。

 我知道此行不虚。我真正从秦皇伟大的一面开出小口,体会到了帝国艺术的价值,他文武韬略的形象又丰富在艺术审美感官的一侧。

 展柜中器物的喃喃自语才诉进了我心中。

 

 黄土·陶俑·呐喊

 2024届 薛童心

 

月亮躲进黑压压的云霭,

 呐喊,在朔风中回荡——

 

昏黄的灯光霍霍地跳,

 

仿佛大秦衰弱的脉搏。

 

这静夜的祭坛,只留下一片

 

黄土朴实厚重的苍茫,

 

和六千个马背上的英魂。

 

战争的铁蹄仍旧在雪中飞扬,

 

纷纷血雨在寒流中冻结;

 

西北踉跄的脚步沉重地蜿蜒在

 

这萧杀的黄土上,越过

 

秦岭的狂风和莽原的野草,

 

饿尽肌肤只剩下一身傲骨。

 

 

 

隔着岁月的洪流,

 

老父的哀叹,老母的叮咛

 

已打上厚厚的尘封;

 

记忆的埂上,

 

妻子的泪珠,娇儿的呼唤

 

已长出碧绿的青苔。

 

威严的阵容踏过一个又一个世纪,

 

在冥冥地下

 

去护送一个伟大的亡灵。

 

驼铃声摇醒东方的太阳,

 

遗失的记忆终于在西北结网。

 

残缺的龙旗和斑驳的时光,

 

都碎成了残缺的陶俑……


钉钉高效办公
中国知网
视频在线
档案工作
图书资源中心
返回顶部